一、吸入制剂为什么要测试不溶性微粒?
1.符合药典和法规规定
国际标准规范:各国药典(如《中国药典》《美国药典(USP》〈788〉、〈789〉章节)均对吸入制剂的不溶性微粒设定了严格限量。例如,中国药典吸入制剂要求:吸人制剂中原料药物粒度大小通常应控制在10um以下,其中大多数应在5um以下。
质量控制合规性:药企必须通过微粒检测确保产品符合法规,否则可能导致上市审批失败或产品召回。
2.生产环节污染
监控生产工艺风险:原料药、辅料、生产设备(如粉碎机、灌装线)或包装材料(如玻璃安瓿、塑料容器)可能引入异物(如金属碎屑、橡胶颗粒)。微粒测试可及时发现工艺缺陷。
稳定性考察:长期储存中,药物与包装材料的相互作用(如玻璃脱片、塑料析出物)可能生成新微粒,需通过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监控。
二、吸入制剂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有哪些?
1.直接物理损伤肺部组织
较大的不溶性微粒(如>10 μm)它会附着于气管、支气管的表面,刮伤粘膜或纤毛上皮,造成局部的流血和溃疡。
微小颗粒(如1-5 μm)可能到达肺泡,由于不能进行新陈代谢,会不断地与肺泡壁摩擦,导致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结构被破坏,从而引起水肿和渗出。
极小微粒(<0.1 μm)可能穿透肺泡进入血液循环,引起全身炎症反应或栓塞
2.影响药物疗效与分布
药物递送失败:过多的颗粒会阻塞吸入器喷口或口腔咽喉,从而降低了有效的药物进入肺内的剂量。
不均匀沉积:颗粒的积聚会造成药物在肺内的不均匀分布,造成局部高浓度或低效果。
三、复杂制剂中不溶性微粒的测试方法之显微计数法
对仪器的一般要求:仪器通常包括洁净工作台、显微镜、微孔滤膜及其滤器、平皿等。
检查前的准备:在洁净工作台上将滤器用微粒检查用水(或其他适宜溶剂)冲洗至洁净,用平头无齿镊子夹取测定用滤膜,用微粒检查用水(或其他适宜溶剂)冲洗后,置滤器托架上;固定滤器,倒置,反复用微粒检查用水(或其他适宜溶剂)冲洗滤器内壁,控干后安装在抽滤瓶上,备用。
上海梓梦科技有限公司显微计数法不溶性微粒仪ZMP930,设备配备软件符合法规21CFR Part11要求,严格按照《中国药典》、美国药典USP788、 USP789和日本药典及欧洲药典对不溶性微粒检查的要求,出具药典报告。
广泛适用于制药行业注射剂不溶性微粒检测(大输液、小针剂、冻干粉、蛋白溶液、乳剂、吸入制剂、脂质体、混悬剂、高粘度制剂、带颜色制剂、 眼用注射剂、疫苗等)和医疗器械及医药包材的不溶性微粒检查。
测试流程:
1)样品过滤:将洁净的25mm滤膜放置于适配的过滤器,使得样品全部经过滤膜过滤。
2)滤膜烘干:用无尘镊子将过滤后的滤膜置于洁净的培养皿中,采用金属浴选择合适的温度进行烘干。
3)扫描滤膜:烘干后的滤膜置于显微镜物镜下,进行扫描整个滤膜。
4)数据分析:对扫描后的所有滤膜图片进行数据分析,最后得到报告。